得了肛裂疼痛难忍,所以应该学会提早预防。
肛裂是指肛管齿线以下深及全层皮肤的裂隙。肛裂是婴儿时期的常见病,其病因主要与饮食有关。如牛奶喂养,未及时添加辅食,致使大便干结;排便时用力过猛,坚硬的粪便强行通过肛管时,造成肛管皮肤较深的裂伤。也可因粗糙的卫生纸磨擦,或因患腹泻时大便有力地喷出而致损伤。临床表现为排便时和排便后肛门剧痛,婴儿因此烦躁不安、哭闹不止。
兴义协和医院肛肠医师医师指出:处于生长发育最快时期的婴儿患了肛裂,父母只要及时采取措施,可很快治愈。
1.要提倡母乳喂养。母乳是宝宝最佳的养料,母乳中主要是乳白蛋白,容易消化吸收,故吃母乳的婴儿,其大便较软。
2.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,保持大便通畅。家长要培养孩子每天按时排便的良好习惯,不挑食,不偏食。每天摄取一定量的水分和含纤维素的新鲜蔬菜,有助于保持大便通畅。一旦发生便秘,可经常给婴儿喂以酸牛奶、豆奶、蜂蜜、香蕉、水果等滑润食物。
3.保持局部清洁卫生。小儿发生了肛裂,父母应在小儿每次大便后用柔软的卫生纸轻轻擦干净,之后用1:5000的高锰酸钾(PP粉)温水溶液坐浴10-20分钟,这可起到局部消毒加速裂口愈合的作用。
4.局部烧灼治疗。对肛裂反复发作、时间较长的小儿,父母可在医生指导下用20%的硝酸银局部烧灼,然后用沾有生理盐水的棉棒擦去多余的硝酸银,每天一次,肛裂会很快愈合。
预防肛裂应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、包括去看医生等,让粪便变软,从而实现排便正常;否则就只能让干硬的粪便硬性通过肛管。事实证明,“硬来”不过是呈一时之气、图一时之快的一种“莽撞”的行为,因为干硬粪便硬性通过肛管时,擦伤肛管皮肤,撕裂肛管造成的。肛门上皮与直肠粘膜不同,伸缩性小,大便干燥。排便时容易受刺激、被擦伤。受伤部位90%是在背侧(肛门时钟的六点位上)。肛门受伤后导致出血,出血量较小,但感觉非常疼痛,不仅在排便时感到疼痛,排便后一段时间内也会感到剧痛无比,因此也有些人从此害怕上厕所,进而因控制排便而导致便秘,因长期粪便干结而引发肛裂。
另外,肛门溃疡致使排便困难,粪便中的细菌侵入伤口,引起感染,发生炎症,溃疡的直肠部分生有息肉(肛门息肉)。溃疡的肛门部分生成“皮肤痔”或被称之为“前哨痔”的像小疙瘩似的突起物,像这种生成息肉和“前哨痔”的肛裂也需要通过手术来治疗。但肛裂产生的息肉与所谓的大肠息肉性质不同,不会发生ai变。
总之,肛裂的预防是减少发病的有效途径。
(责任编辑:admin)